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党风廉政建设 > 正文
明鉴之窗(二)——“官箴”小札
来源: 作者:纪检监察室 日期:2013年05月03日 10:57 点击次数: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36字的“官箴”言简意赅,深藏哲理,抓住了从政为官的要领,可谓“字字警策,句句铿锵”。

    内容相似的此种官箴石刻现共存两块,一块立于西安碑林,一块存于河北省无极县。前者为明代天顺年间山东巡府年富所撰,后者是明代嘉靖年间无极县令郭允礼所书。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初的年、郭二人早已仙逝,而“官箴”石碑却留存了下来。其“公生明,廉生威”这句警世名言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为官者。

    先说西安碑林那块石刻。1501年,山东泰安知州顾景祥根据年富所撰“官箴”题跋重刊,清朝名臣颜希深偶然获得,便把它当做自己为官的座右铭,并视其为传家宝传于儿孙,面对清朝腐败黑暗的现实,颜氏三代把官箴随身携带自励勉人,“为官廉而公”,辗转履任于山东、浙江、陕西等地,不但受到了当朝皇帝的嘉奖,更为后人所敬仰。祖孙三代历经五朝,历侍三帝,成为“一门三代四节钺,五部十省八花翎”的显赫世家。

    再说河北省无极县那块石刻。据考证,刻石者为明代无极县令郭允礼。《无极县志》述其志向远大,讲求礼仪,治政有方,尤清廉。在明代中后期朝政黑暗,行政腐败的政治环境中,他不同流合污,而能够洁身自好、坚守节操,霍然写下了这份掷地有声、名传千古的官箴着实难能可贵。

    36字“官箴”字数虽少,却揭示出深刻的为官之道、为官之德。“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是核心,廉洁是保证,而为民是根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也是党执政观的本质和核心理念。

( 摘自2013年4月1日《龙江党校》,总第013期)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