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党风廉政建设 > 正文
“我家家风”征文活动选登(六)
来源: 作者:纪检监察室 日期:2017年10月16日 10:25 点击次数:

让家风在规矩和爱中传承

黑龙江省委党校 闫莹雪

打开沉甸甸的檀香木匣子,泛黄的纸张上书写着家族的脉系传承,小时候,父亲告诉我这是我们家的家谱,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我第一次对家族有了一个模糊朦胧的概念。长大后我问父亲,这么大一家子的人,世世代代靠什么来凝聚和传承?父亲说,靠的是家规家训,家规家训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虽然我们的家族没有成文的家训,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价值观是我们家规家训的方向和根本。

小时候,我问祖父,为什么您总是在加班,为什么每年除夕团聚吃年夜饭的时候您从来都在工作岗位上?祖父告诉我,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万家灯火的团圆。小时候,我问外祖父,您的身上怎么那么多伤啊?外祖父告诉我,那是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在我的追问中,外祖父回忆着,于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在我的想象中萦绕。我问他怕没怕过,他说没有时间和情感去害怕,看着祖国的山河破碎,看着身边的战友一批批倒下,满腔的怒火都化成了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我出生在一个狱警世家,祖一辈父一辈都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监狱人民警察,在两个家族同样爱国、敬业的价值观念下成长。

父亲对祖父和外祖父的敬业传承更是让我耳濡目染。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最大的事莫过于1998年的洪水了,父亲没日没夜的在抗洪前线指挥,带领囚犯自己亲自焊接堵坝口的铁笼子,眼睛被电焊打坏了就硬挺着,后来又带着囚犯大转移,那时候通讯还不是很方便,父亲在整个抗洪过程中没有回过家,没有办法知道我和母亲的安危,我能想象到他心中的那份惦念和焦灼,可是为了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他坚守着。监狱警察,一个很特殊的工作岗位,也是一个对清廉定力要求很高的岗位。父亲在监狱中对犯人有批评教育、有关心呵护,记得有一次,父亲因为照顾了一个生病的犯人,他的家属特意想方设法打听到了我家的住址,来到我家表示感谢,进屋没说几句话就走了,她走后父亲觉得不对劲,对我说咱们找找,看看她留没留下什么不该留的东西,我和父亲翻来翻去,最后在沙发缝里翻出一沓钱,我们没有查具体多少,父亲只说了一句,快追,把钱还给人家。我穿着拖鞋就追了出去,把钱还给了她,我记得当时的那位阿姨感动得热泪盈眶。就这样,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清廉坚守,几十年如一日的演绎着对千百个灵魂的救赎,他用一身正气书写着警徽盾牌,以两袖清风铸就着闪光年华。祖辈的革命精神,父辈的传承坚守,在这样家风的感染下,我在忠诚与正义的光环下茁壮成长。

2013年初,我也做了母亲,有了女儿后,我更深知家庭教育的责任之重。2006年克鲁普斯卡娅在她的《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中写到:“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于是,我对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的父母说,我们培养的不仅是自己家的孩子,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请你们一定不能娇惯的教育孩子。

日月流转,时代变迁,今天的父母可能做不到古人那样的严厉,但从家风家教和子女成长角度来说,家规仍不可少。在如今“独生子女时代”或“二孩时代”,如果我们不去拾回那跨越千年的家规家训,不通过学习和反思建立起理性面对孩子的教育,那父母对孩子本能的爱可能就会变成为溺爱的洪水而泛滥成灾,最后由爱至害。理性反思后,我准备了一把戒尺,竹子制的戒尺上规整的刻印着《朱子家训》,戒尺不仅是惩罚的工具,更是树立规矩的载体,在惩罚孩子的时候,父母要对家规有着同样的敬畏。我在客厅挂了一幅字画,楷体的《诫子书》讲述着做人做事的千年传承,在满墙铺开的《弟子规》和《三字经》中,我和家人一起带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就这样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中华民族的家规家训从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世民的《诫皇属》、包拯的《包拯家训》再到欧阳修的《诲学说》、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不胜枚举,它们在跨越时空的文化中传承,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司马迁能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名垂青史,这其中离不开其父司马谈的家训和价值观,即对“孝之大者”的理解,使他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张廷玉能历仕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为官清正,心系百姓,堪称典范,这其中离不开其父张英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离不开淡泊致远、克己清廉的家风,离不开“六尺巷”的千古佳话。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家庭责任、法定义务、社会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者,我深知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最直接的作用。作为一个孩子母亲,我深知优良的家规家训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所以传承优秀家规家训,是每个中国家庭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我做起,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发扬光大,永不磨灭!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