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党风廉政建设 > 正文
“我家家风”征文活动选登(二)
来源: 作者:纪检监察室 日期:2017年07月21日 17:13 点击次数:

流金岁月  传承家风

图书馆  

家风是什么?

初看题目不禁茫然,总以为像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勤奋、俭朴、求学、务实”,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陈云的“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廖承志的“胸中有丘壑,无私天地宽”才是为世人传诵的古训家风。

普通如我的家风是什么呢?深思中想起女儿曾写过一篇《我最亲的人》,文中讲述了姥爷在退休后自学国画,并在市里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大赛”中获奖的事,令她佩服不已。女儿还在学校政治课上曾经自豪地介绍过姥姥的著作,回来惊讶地对我说:“我姥姥太厉害了,老师都看过她写的书呢!我以后也要像姥姥那样写很多书。”想到这里,我的心中不由一震,我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原来早已深深地影响到女儿的成长,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家风嘛!

父亲18岁参军,1978年转业回到哈尔滨,他放弃了当时让人羡慕的哈尔滨日报社的工作,选择了到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工作。近二十年的部队生活也许让他觉得党校是他能够更好地为党工作的地方。在我小时的记忆中,父亲和做党史研究工作的母亲很少在家,不是出差就是加班,即使周日在家休息也是伏在书案上撰写材料。书柜中一摞摞红色的证书和奖状诉说着父母工作中的勤奋与努力,然而幼小的我更期盼父母能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一样,每天准时下班,为我们做一顿热乎乎的饭菜,陪我们出去散步、打球。每晚睡觉前能看到父母的身影是我和弟弟当时最幸福的时刻。

弟弟5岁时发过一次高烧,平时活泼淘气的他无力地躺在床上,身上热得像个小火炉,看着他身上出现一个个红色的疹子,只有8岁的我急得手足无措。母亲去外地调研还没到家,我只能跑去找父亲,正在开会的父亲只出来嘱咐我一句“多喂弟弟喝水,我马上回去。”说完就匆匆回到了会议室。毫无办法的我跑到家里,一边哄着难受的弟弟,一边不断用凉毛巾给他擦拭滚烫的额头。当深夜父母到家时,弟弟已经烧到了41度,必须去医院了。公交早已收车,马路上也没有现在随处可见的出租车,身为办公室主任的父亲没有麻烦车队的司机叔叔,用自行车驮着怀抱弟弟的母亲去了医院。医生诊断弟弟得的是“猩红热”,再去晚点就会引起其它问题,虽说治疗及时,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弟弟都会有一紧张就头痛的毛病。父母在医院照顾弟弟的那一夜,我独自在家直到第二天早上。多年之后父亲总会自豪地说,我女儿不愧是属虎的,胆子就是大。每次我都只是笑笑,不会告诉他们,夜晚漆黑的房间里,我听到微风吹拂树梢的声音都如惊雷般轰鸣,令我发抖。在我有限的想象力里有多少恐怖的画面不时出现,只是困倦和疲惫最后战胜了害怕,使我在沙发上睡着了。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一部浩如长河的党史不仅是党组织自身的发展史,也是党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改革探索、人民幸福的奋斗史。母亲作为地方党史研究者对待工作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无论是对待事件中的具体时间,还是地下党组织的会议地点,母亲身为处长都会亲自去外地(市)采访相关当事人和熟悉当时情况的群众。在三十多年的地方党史研究工作中,母亲出版了《碧血丹心——哈尔滨人民抗日斗争》、《中共哈尔滨党史人物传(二)》、《哈尔滨革命旧址史话》等著作,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过《沦陷时期的哈尔滨左翼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在东北的情报活动》、《哈尔滨反帝大同盟的积极作用及教训》、《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等100余篇文章,并多次获省、市优秀专著、优秀论文奖。虽然母亲平时没有时间专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但她的文章使少年时期的我萌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1995年,哈尔滨市政府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哈尔滨解放50周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金剑啸四位抗日英烈铸铜像,以志纪念。母亲为了烈士们一百余字的生平简介,到处查访英雄们的战友、亲属,听他们讲述烈士的生平。定稿后母亲还多次请金剑啸的女儿过目。面对母亲的认真,被采访者都深受感动。当四位抗日英雄的雕像分别在香坊公园、南岗清滨公园、道里兆麟公园、道外靖宇公园完成落成仪式后,母亲终于松了一口气。母亲觉得再精推细敲的文字都无法完美再现英雄们的壮举,她只有尽力让后辈们记住他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母亲退休后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照顾我女儿的身上,我常常惊讶于母亲对孩子的细心,开玩笑地抱怨她,怎么我小时不这么对我呢?母亲坦然地笑笑说:“那时大家工作都那样努力呀!”

父母都是爱读书的人,小时住得房子不大,但最长的那面墙总被书柜占据着。每次搬家打包最多的就是书,害得搬运工埋怨这些纸箱不大怎么这么沉。受父母的影响,小学时我就读完了四大名著、《暴风骤雨》、《第二次握手》、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等,《新华文摘》更是令我假期里爱不释手的刊物。遗憾地是,我的读书兴趣没有父母广泛,对难懂的哲学只能仰视,对散文和诗歌又有点无感。当我有了自己的小家时,父母送了我两个大纸箱,里面既有母亲的专著也有父亲自己裱糊的画作。每当看到这些,我都会感动落泪,我知道父母一方面想用这些弥补小时对我缺少的陪伴,另一方面更是提醒我不忘从读书中学会思考。

今年,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20个年头,虽然没有做出过显赫的业绩,但父母的勤奋、认真、好学的品质早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鞭策着我,使我踏踏实实地在岗位中努力工作。感恩家风,它像一首老歌,在我的心灵深处吟唱;传承家风,它像一座灯塔,引领我在人生的搏击中前行。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