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龙江 > 正文 >
伟大历程 百年百图丨星星之火 燎原之势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年01月03日 15:39 点击次数: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100多年前,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的黑龙江更早地嗅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气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哈尔滨成为这条红色交通线上的重要枢纽。1923年,东北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哈尔滨组正式成立,革命的火种撒播在东北大地,掀开了白山黑水间波澜壮阔的新的历史篇章。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黑龙江省档案馆联合推出系列报道《伟大历程百年百图》,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重温红色记忆,再现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发展的伟大历程,展现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考虑到中东铁路的特殊作用,以及黑龙江这片肥沃的革命土壤,党决定在哈尔滨成立东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党组的成立,与一份报纸密不可分。这就是于1923年初创办的《哈尔滨晨光报》,它的指导创办人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马骏。

  电影《青春之骏》讲述了“五四”爱国运动青年领袖、革命先驱马骏为国捐躯、忠贞不渝的生平故事。马骏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青少年时期就有救国救民的愿望,1915年,考入天津南开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站在前列,奔走呼号,与周恩来、邓颖超等20多名进步青年共同创立了革命进步团体“觉悟社”。1921年冬,马骏加入中国共产党。没多久,受党派遣回到家乡宁安,组建“宁安党小组”。途经哈尔滨时,马骏结识了进步青年韩迭声,指导其成立了“哈尔滨救国唤醒团”,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编研处副处长王娜说:“当时发动了哈尔滨各个层面的人,有学生、有工人、有知识分子、有进步的文学青年,革命气势斗争火焰比较高涨。”

  为了更好地“发扬民意”,在马骏的指导下,救国唤醒团创办了《哈尔滨晨光报》,以“提倡白话文、宣传救国救民、反帝反封建”为宗旨,报头简写的“晨光”二字,表达了当时哈尔滨人民盼望“曙光”的心情。

  马骏烈士的孙女马丽颖说:“奶奶跟我讲过,跟爷爷结婚十年,但是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一年都不到,因为爷爷常年在外。奶奶说,虽然她牺牲的是一个丈夫,但是这个丈夫能够换来的是中华民族的解放,能够换来的是普天下的人都能够过上好日子。”

  1927年末,由于叛徒出卖,马骏被捕,牺牲时,年仅33岁。

  电影《青春之骏》编剧导演韩赤飞说:“马骏是一个信仰的捍卫者,也是一个信仰的殉道者,义无反顾,抛家舍业,在临终前才看到自己的小女儿。”

  马骏烈士的孙女马丽颖说:“敬佩这一批人,他们在国家危亡的时候,去担当民族大义。一百年后,我觉得传递应该是我们的责任,把这些故事,把这些前辈的精神,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

  就在《哈尔滨晨光报》积极进行革命宣传时,1923年,两名年轻的共产党员陈为人和李震赢,被派到哈尔滨筹建党团组织。他们的第一站就来到了位于现在哈尔滨道外北十四道街街口的晨光报社,以记者身份做掩护,开始革命活动。

  之前,陈为人和李震赢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办过党报,经验丰富。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各界,宣传马列主义,晨光报很快成为哈尔滨发行量最高的报纸。

  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编研处副处长边清山说:“市民非常欢迎,他们登载了好多进步的文章,而且他们亲自执笔也写了很多革命文章。”

  1923年7月,东北第一个共青团组织——哈尔滨团支部成立,但是同时,陈为人和李震赢的活动也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他们被迫退出了晨光报。

  陈为人和李震赢从晨光报出走之后,来到了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四道街,他们在这里租住了一个二层小楼,注册成立哈尔滨通讯社,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设立的第一家新闻通讯社。

  哈尔滨党史纪念馆负责人马天龙说:“它和东北三省其他电台也有过一些合作,在宣传进步思想的同时,也为党组织在情报工作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成为了向中央传达和提供国际国内形势的这么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经过半年努力,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10月份,陈为人、李震赢、陈作霖三名党员在哈尔滨成立中共哈尔滨组,尽管当时只有党员3人,团员6人,但它像一颗火种,乘着革命的东风,在东北大地形成燎原之势。1925年末,大连、奉天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组织。

  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编研处副处长王娜说:“东三省革命活动的星星之火是在哈尔滨燃起的,以哈尔滨为中心扩展到整个东三省,形成了浓厚的革命氛围!”

  百年风雨兼程,中东铁路这条“红色交通线”,承载并见证了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早期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那段奋争探索的过去,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奋斗、呐喊,为革命播撒火种的人们,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