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我省启动实施“五大规划”的开局之年。“五大规划”既是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也是龙江科学发展的总统领,更是龙江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如何因势而谋、乘势而为,深入贯彻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成为当前摆在龙江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为深入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五大规划”战略,按照省委《关于贯彻落实<2013 —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今年9月至11月,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连续举办五期全省“五大规划”系列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523人次。<2013 —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3>
科学规划,培训扎实有序
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提前着手制定培训方案,筹备工作严谨扎实,各项工作衔接有序。培训按照“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分解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等5个专题班次,每期学制3至5天。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专题内容需要,省直相关部门领导亲自授课,对实施《规划》的战略考量、政策导向、工作重点、重点举措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学导结合、重学善导,让学员受益匪浅。在教学形式上,采取集中授课、分散自学、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全省市地和省直厅局学员交叉编组,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面的积极性。在管理上,组织员全程跟班管理;省直相关单位业务处室选派干部驻班督学,参加学习研讨,并做好理论、业务指导和现场答疑解惑;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教师跟班服务,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格局。课堂授业解惑,管理细而不繁,服务春风化雨,五期专题培训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评价。
管理严格,学风尚简求实
学风透视作风,作风折射党风。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按照中央、省委关于转变作风的规定和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制定下发了学员管理“九不准”的纪律要求。要求学员不留车驻校,不带随行人员,不用他人代笔,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随意离校,不到校外就餐,不搞联谊联欢活动,不互相送接礼品礼物。通过落实纪律保障,净化校园环境,敦促学员自觉转作风、正学风,以良好学风校风保证教育培训效果。短短数日里,专题辅导、分组讨论、班级交流,丰富而充实的教学活动从上午一直排到晚上。在密集的培训中,学员们热情不减,认真听讲,深入思考,踊跃发言,积极交流,住宿舍、吃食堂,接受了一场统一认识、提振信心、坚定决心的思想洗礼,展现了良好的学习风貌。
学以敦行,注重成果转化
“求学将以致用”,结合培训所学,谋思路、想办法、找措施,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体现。第二期学员们说,原先只是看文件,被动的承接项目,对“两大平原改革”始终是“管中窥豹”,经过这次培训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两大平原改革”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对黑龙江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是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创新。第四期学员彭海涛颇有感触地谈到,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依托资源、延伸资源、不唯资源、超越资源。其中,“依托资源、延伸资源”就是要利用好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唯资源、超越资源”就是要坚持多条腿走路,深入挖掘其他方面的优势,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支撑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下一步工作,第二期学员宋俊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要着力通过实施农业经营产业化,解决‘小而不壮’的问题;通过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解决‘粗而不精’的问题;通过实施土地经营规模化,解决‘分而不统’的问题;通过实施农副产品品牌化,解决‘杂而不优’的问题……”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