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坚定推进祖国统一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作者:张仕荣 日期:2022年01月15日 10:53 点击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党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一、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接轨,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展现了“一国两制”的强大制度优势。但是,近年来,香港社会令人痛心地出现了多种政治乱象,严重阻碍了“一国两制”的稳步实施,严重危害到整体国家安全。

  (一)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3条明确了完成维护国家安全立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责任。然而,香港回归20多年来,由于反中乱港势力和外部敌对势力不择手段地多方阻挠,相关立法工作一直没有完成。

  2014年9月,香港一些人发起的“占中”非法活动,严重波及香港社会稳定和民众日常生活。2019年,针对“港独”组织在香港的出现,中央人民政府坚决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禁止“香港民族党”在香港运作。

  在2019年6月至2020年年初,香港因“修例风波”而出现了一系列暴力骚乱活动,对香港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冲击,更加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尤其受美国等外部势力支持,“反中乱港”活动甚嚣尘上,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高喊“港独”口号,冲击中央驻港机构,破坏特区政府和立法会大楼,香港一度出现严峻困局。2019年下半年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在黑暴冲击下急转直下,第三、第四季度经济分別大幅倒退3.2%和3.6%,全年合计收缩1.7%,是自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后首次出现年度跌幅。在香港被黑暴困扰期间,暴徒的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稳定,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受到史无前例的威胁,600多名警务人员受伤,大量公共设施遭到破坏。这些暴徒还制造白色恐怖,严重危害香港居民的言论和人身自由,2019至2020年间发生5500宗“起底”个案,大量人士(包括警察、法官、律师、议员等,更涉及他们的配偶和子女)被“起底”,即个人资料被公开。

  “修例风波”演变为蔓延香港全社会的骚乱,本质上已经成为一场港版的“颜色革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为此,中央强调,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严厉打击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与此同时,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制度机制的重大决策,推动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是香港“修例风波”的幕后黑手。2019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中国对此予以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2021年9月24日,中国外交部对外发布《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

  针对香港乱局,中央最终决定采取“决定加立法”的方式分两步予以推进。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决定将该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香港国安法整体上令香港国家安全领域长期“不设防”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根据《香港国安法》的有关规定,2021年7月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举行成立后的首次会议。7月8日上午,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在香港揭牌,这是中央政府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根本责任的重大举措。

  为了进一步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2021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中央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又一套“组合拳”,将有助于形成香港的“良政善治”。香港特别行政区“修例风波”之前实行的选举制度,包括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因为存在一些制度性漏洞,被一些反中乱港分子所利用甚至企图夺取香港的管治权,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完善以确保爱国爱港者治港。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要求全体现职公务员宣誓或签署声明拥护《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区,一小部分公务员不理会或拒绝签署声明已经按照要求离开政府工作岗位。当前,香港正在依法推进立法会换届选举,2022年3月香港特区将举行行政长官选举,从而真正迎来“爱国者治港”的崭新时代。

  (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港澳回归以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1997年至2017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元(港币,下同)增加至2.85万亿元,财政储备由3707亿元增加至11029亿元;外汇储备由928亿美元增加至4415亿美元。澳门回归以来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大幅增至2018年的4447亿澳门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万澳门元跃升至2018年的67万澳门元,位列世界前茅。

  国家改革开放是港澳延伸发展的巨大舞台。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香港、澳门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由香港、澳门与广东九个珠三角城市所组成的大湾区城市群,是全球最具规模也是最具竞争力的湾区之一,拥有8600万人口,2020年经济总量达16700亿美元,与全球第九大经济体(加拿大)的规模相当。为了进一步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

  (三)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和香港的未来寄托在香港年轻一代身上。因此,要让更多的香港青少年学习和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了解国情,尤其是通过与内地常态化交流,增强历史使命感,才能做到更好地爱国爱港。回归祖国后,广大澳门同胞在其核心价值序列把爱国爱澳排在第一位,真正体现了“伟大祖国永远是澳门的坚强后盾”。港澳尤其是香港作为一个多元社会,对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情有可原,但不能因此步入歧途甚至走上否定“一国两制”的错误道路。

  香港“修例风波”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张,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7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政策主张,这是引领我们做好新时代对台工作和实现祖国统一的纲领性文献,内容十分丰富,思想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多次指出两岸的未来就是要追求统一,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携手同心”,“追求国家统一,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祖国必然统一,统一后“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关注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讲话中指出: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

  2019年8月,致力于祖国统一的台湾新党发表了关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倡议,新党主席郁慕明指出“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最佳方案。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刘军川在第四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上表示,广大台湾同胞要看清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既是大义,更具大利。统一后,不仅台湾的和平安宁将充分保障,经济发展也将得到充分增进,民生福祉将充分提升,台湾的财政收入尽可用于改善民生。

  (二)“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

  近年来,中央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台一系列惠及广大台胞的政策,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台湾同胞有更多获得感。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各界称之为“大陆31条惠台措施”)。在此基础上,2019年11月4日,国务院台办等20个有关部门进一步出台了“惠台26条”。2020年5月15日正当大陆的台资企业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遭遇困境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台办等十个部门联合出台11条助力台企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理念。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为260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大陆对台出口601.4亿美元,同比增长9.1%;大陆自台进口2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台湾《旺报》为此在报道中指出,从两岸进出口统计数据来看,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赖度不但没有因疫情下降,还出现更加依赖的情况。

  两岸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在全国的脱贫攻坚进程中,广大台胞台商积极回馈社会,通过不同形式参与了各地扶贫攻坚工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里,许多在大陆的台胞志愿者们义无反顾,活跃于抗疫一线,留下了最美的身影。由此他们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更多的具象化理解。

  (三)遏制“台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2016年以来,蔡英文当局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加紧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紧紧贴靠勾连外部势力,致使台海形势陷入复杂严峻的境地。中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中国人民遏制“台独”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2018年2月2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全票通过了“与台湾交往法案”。2020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由参众两院通过的“2019年台北法案”(即所谓的“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案”)。2021年初,拜登上台后美国政府继续推行“以台遏华”战略。2021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总之,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

  当前,就中国大陆单一省份的GDP而言,包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几个省已经超越台湾。1990年,大陆GDP约为3500亿美元,台湾GDP已达1600亿美元。2020年台湾GDP为6648亿美元,大陆为14.7万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4.5%。两岸GDP对比从当年接近二分之一到当前不到二十分之一,整体实力对比发生了质的转换。2015年以来,台湾中央研究院等一系列民调显示,台湾有一半以上的民众认为最终将和大陆统一,因此两岸统一是未来趋势。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伟大祖国的坚强支撑,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定能够保持,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