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
哈尔滨市委党校实施“五个坚持” 扎实推进“对标定位 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见成效
来源: 作者:业务指导处 日期:2008年03月11日 09:14 点击次数:

  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2007年6月,哈尔滨市委决定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开展“对标定位、争先创优”活动,以此作为赶超先进、奋力前行的一个抓手。活动开展后,哈尔滨市委党校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根据党校工作特点,从培训规模、教学、科研、师资、管理、经费、校园建设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设定标准、量化指标,与全国另外十四个副省级城市党校进行了横向比较,查找出了差距和不足,研究制定了“比先进、找差距、上台阶,全省当排头、全国争一流”的总体工作目标。活动推进中,党校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狠抓落实,坚持从提高教学水平、增强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开发现代化教学设施功能和谋求党校事业深层次发展等方面入手下功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一,坚持从提高教学水平入手,提升了培训质量与效果。一是以丰富教学内容为导向,积极探索和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二是以适应培训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专题培训,不断增强培训针对性。三是以开阔视野和提升实际工作能力为导向,构建开放式培训平台,不断增强培训实效性。四是以激发教师执教潜能为导向,强化教学组织管理,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水平。同时,党校还注重与哈尔滨市创意奖评选活动相结合,创办了以本土特色、专题设计、品牌打造、开放共享为特点的“市情讲坛”,这一贴近学员需求、贴近工作实际、贴近“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目标的“市情讲坛”,先后举办讲座46场,直接听众6000余人次,为广大领导干部所普遍接受,并在全市年度创意奖评选中名列第35位。2007年,党校新调整教学专题146项,安排学员论坛15次、研讨式教学6次、案例教学7次、现场教学27次,举办各类培训班75期,培训轮训学员11000余人次,巩固了万人次的培训规模,获得了良好的培训效益。
  第二,坚持从增强科研能力入手,提升了科研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党校注重发挥政治理论研究主阵地和对外交流窗口作用,在学习、研究、宣传和转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紧密围绕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密切联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确定主攻方向,突出市情研究,提高科研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在科研“进决策”中有了新突破。二是按照党校教研人员科研任务工作量抓落实,在增加科研成果总量的同时,实施科研精品战略,提升科研成果精品率。三是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课题,进一步扩大党校在社科领域的影响力。同时,党校还注重挖掘和利用科研人才群体的潜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采取建立服务机制、引领服务方向、搭建服务平台等措施,建立党校人才群体服务社会新体系,充分发挥党校人才群体为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导向引领作用和理论支持作用。2007年,党校发表科研成果14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市级课题12项,有26项成果获奖。在校研究的1项国家级社科基金课题、9项省级课题全部获得结项,并有12项内容翔实、观点新颖的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主体班教学,提高了教学科研含量。
  第三,坚持从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入手,持续推进了人才强校战略。党校牢固树立“人才强校,名师出名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急需、管用为原则,通过政策导向,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建立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稳定现有骨干教师队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党校任教,不断改善队伍结构,提升队伍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强执教能力的“名师”、科研攻关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行政管理方面的高层管理人才。2007年,党校先后选派5名教师参加了中央党校研讨班、国家行政学院培训班的学习和到哈尔滨市信访办挂职锻炼;一次性奖励了回校工作的1名博士科研启动资金10000元;组织了集体备课和试讲活动8次、教学研讨交流3次、教学观摩1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1次;安排教师听取高层次专家学者授课46次;采取机读方式系统量化考核评价教学效果,对主体班教学认真落实一课一评制度。全年,党校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新调整28名科处级干部,为13名教师申报获 得了中级职称。
  第四,坚持从开发现代化教学设施功能入手,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网络建设。2007年,党校加快了哈尔滨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的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与市委组织部联网及学员管理和“菜单式”教学、学分制管理、督学和学员考核的网络化、信息化,以及在线教学、在线考核、在线评估、在线交流等功能,实现我市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网络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真正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完成了市科技攻关项目《哈尔滨市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系统的建设,并通过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专家论证后交付相关部门试运行。同时,二期项目规划方案也通过专家组审核并报送有关部门审批。二是实现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及课程直播230次,总课时数近700学时。三是建成校园网络VOD在线视频直播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校园内网直播28次,近90课时。四是建立了以光盘(VCD、DVD)及录像带为载体的静态干部培训资源库和以校园网络在线点播流媒体格式为载体的数字化动态干部培训资源库,并使网络存储的数字化动态干部培训资源总量达到256个。
  第五,坚持从谋求党校事业深层次发展入手,进一步增强了党校社会影响力。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市委党校站在全国党校系统及哈尔滨市总体工作布局中想工作、谋发展,将党校事业发展与服务全局工作融为一体,突出工作重点,真正实现自身有作为、社会有地位,努力赢得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关注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帮助。一是依托良好的社会办学声誉和丰富的办学资源,通过积极争办“村村大学生计划”教育基地,规范招生,科学施教,严格管理,全面推进了哈尔滨市“村村大学生计划”工程,为哈尔滨市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基地支持。二是在全国以各种形式纪念建军八十周年之际,党校发挥资源优势主动吸引哈尔滨市警备区人武军官政治理论入驻党校,这既是党校新形势下拥军的新举措,又是党校对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政治合格”要求的新支持,更是党校对“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教育的新探索。三是打破业务指导单纯针对师资培训这一常规,通过“教学推、科研带、师资扶、政策导”四项措施,建立起了提升基层党校办学能力的孵化机制,对办学水平相对低下、培训效果不太理想的基层党校进行重点孵化培育,使全市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获得了初步效益。
                               (哈尔滨市委党校办公室)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